
营销是公司经营行为的核心,是公司经营目标、指标实现的风向标。纵观公司现有的营销体系:以单机产品为主体的营销体系;以成套项目为主体的营销体系;以产品或项目代理为主体的营销体系。三个营销体系如何有机的纳入公司统一的管理范畴,使之围绕满足消费者需求,确保完成公司的经营目标,这就需要我们对市场、营销、生产过程等活动,进行认真地调研、策划和管控营销体系。具体措施:
一是加强市场工作,为营销工作保驾护航。
(1)市场调研。现实、潜在、未来市场的发展动向,确定市场、项目的重点跟踪目标;国际、国内、区域消费者,特别是大客户对产品、技术、价格、服务等方面的需求;与竞争对手在产品、资源配置、经营方式、项目跟踪、价格体系、市场占有率上对比;项目得、失标的原因分析。(2)建立营销信息的沟通、互动平台,策划和管控营销体系;分析与协调市场、项目跟踪过程中的经验教训;预测产品(新产品的开发、产品的改进)的需求和控制;策划阶段性的营销工作;公司重点产品的市场策划推广工作。(3)拓展区域办事处,策划、支持、协调、管理公司的销售资源,提高公司在该区域的市场占有率、产品覆盖率;首先在热点地区突破(西南,西北)。
二是建立公司有序的营销体系和模式,打造一支营销骨干队伍。
(1)针对阶段性的经营目标,密切关注消费者的动态变化及消费需求,量化经营指标变事后统计为事前分析、策划。(2)成套项目的营销体系。提高公司产品在成套项目中的内配率,确保项目利润的最大化;整合公司在成套项目或大客户跟踪过程中分头并进的现象。(3)代理商的营销体系。对代理商的资信、业绩、授权等进行梳理,有效地规避公司经营风险;在公司内部,统一代理商的业务归口单位和部门,改变销售人员的坐、等、靠现象。(4)深人营销业务知识的培训,培育公司在营销体系中的骨干队伍或人员。(5)探索合理、司一行的营销人员激励机制,激发营销人员深人市场、跟踪项目的热情。
三是调整内部生产组织结构,加快市场反应速度。
(1)确定新行业、领域突破的实施单位,加快培育公司产品的升级换代和转型;(2)增强业内配套的能力,规范技术、价格、质量、交货期等信息沟通的渠道;(3)对业外分供方进行多渠道、有效的筛选,确保采购成本的降低;展望国家“十二五”规划,围绕自动化成套生产线、智能化控制系统(DCS , FCS ,PLC ),高质量、寿命和可靠性的智能仪表(压力、流量、物位、执行器),智能电网所需的先进测量仪器仪表等自动化仪表和控制系统的发展。
为贯彻公司做稳、做健康的经营理念和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,确保公司产品的市场销售格局,提出具体要求:
一是跨行业、地区的突破,提高自仪公司及产品在市场中的整体形象。1、响应国家大力开发西部的号召,在总结西南地区办事处经验的基础上,继续推进设立新疆等地区办事处;2、理顺产品的销售对象和渠道,建立、保持与五大投资公司等企业的上层关系,把扩大直供户作为主要目标;3、及时捕捉行业、地区市场的项目信息,整合公司和社会资源,提高项目跟踪的力度;4、分析市场、消费者的需求,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;5、增强成熟市场的回访和服务理念,了解产品的应用业绩或缺陷,力争备品备件的介入;热点地区突破(西南,西北);6、按市场的需求,探索与国内企业的联合开发或国外公司的技术合作或引进。
二是全方位的营销支撑体系,完善公司经营理念,确保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实。1、培育有序的销售人员竞争上岗的机制,促使销售人员紧贴市场,了解市场的需求和竞争对手经营方式,改变被动的销售模式,主动出击争项目、夺订单;2、关注市场所需产品的性能、价格,加快实施新产品的产业化工作,确保产品结构的转型;3、按市场的需求,探索与国外公司的技术合作或引进;4、理顺公司产品的价格平台。
三是坚定信心,聚焦新兴产业。随着节能降耗、低碳经济、民生产业、战略新兴产业,成为国家的长期国策,并将带动风电、核电、物联网、智能电网、轨道交通等一批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。到2015年国家环保产业产值可达2万亿元;信息网络及应用市场规模至少达到数万亿元;数字电视终端和服务累计可带动近2万亿元的产值。虽然仪器仪表工业总产值只占工业总产值的4%,但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达到66%。
展望未来,随着传感技术、系统集成技术、智能控制技术、人机界面技术、虚拟技术,以及产品设计、可靠性、生产工艺等关键技术的进一步引人和渗透,仪器仪表产品必将向智能化、微型化、网络化和虚拟化方向迅速迈进。